跳到主要內容
youtube
比賽規則

         回上頁  


 

 

排球比賽規則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排球比賽由兩隊球員隔網對疊,每隊應由6名球員組成,另外還可以有6名替補球員。排球比賽通常採用五局三勝或三局兩勝制,首4局以先得25分者為勝方。若雙方打成24平手,則應繼續作賽,直至其中一方先多得2分為勝;但在決勝局中,則先達15分的一方為勝方,若雙方打成14平手,則應繼續作賽,直至其中一方先多得2分為勝。

比賽開始時,發球隊的球員位置應如下圖:

4   3    2

直線圖說 2: 後場區直線圖說 2: 前場區直線圖說 2: 攻擊線或3米線1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直線圖說 2: 邊線
  

 5     6

 
 
 
  

  1

 
 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4    3    2

接發球隊的球員位置應如下圖:

 

 

      
  

 5    6    1

 
  

 

 

 

 

在上面二圖中,站近球網的三位隊員(即234號)稱為前排球員,站在後面的三位球員(即1、5及6號)稱為後排球員。發球前,後排球員不得站到前排球員的前面,同排球員則不得互調位置。首4局比賽中,每隊每局可獲2次60秒的技術暫停(當任何一球隊先獲8分及16分時自動獲得),及由教練或在場上的隊長向裁判作一次30秒的暫停請求。決勝局沒有技術暫停,但每隊可有兩次,每次為時30秒鐘的暫停。在比賽中,可由教練或在場上的隊長請求替補球員,在一局中每隊可換人6次(自由球員除外),但起始陣容之隊員被換出又換入後,便不得在同一局中再作替換。

發球

發球員在發球區內,要清楚地將球拋起離手,然後用單手擊球,在8秒內使其越過網頂再落到對方的場區之內,便算發球成功。發球時,發球員的腳不得踏著端線。若發球的一方失誤,即由對方發球兼得1分。轉發球時,獲發球權的一方球員要先以順時針方向輪轉一個位置,即是由原來2號位的球員發球。發球基要目的是要“ 安全過網 ”,隨之希望能“ 破壞一傳 ”,而最理想當然是能“ 直接得分 ”。

排球規格

比賽用球必須由18塊黃、藍、白三色的皮革所組成,合規格的球會在球上壓上“ FIVB ”的標記。

得分

若發球方觸犯下列錯誤,即喪失發球權。但如接發球方觸犯下列錯誤,則發球方可得一分,並且繼續發球。

  1. 球落在自己一方的球場範圍內
  2. 界外球(例:發球或擊球出界)
  3. 發球員沒有在規定的發球區內發球,或發球時腳踏到端線
  4. 沒有依照發球次序發球
  5. 本方球員連續擊球總次數超過三次 (封網觸球除外)
  6. 持球(即在擊球時球在手中有停留現像)
  7. 連擊(即一人連續擊球兩次,或擊球時球接觸身體兩次-封網觸球除外)
  8. 觸網(即比賽進行時,身體的任何部份碰著球網)
  9. 身體的任何部份越過中線,並接觸到對方場地(足部須完全越過中線並觸及對方場地,方為犯規)
  10. 過網擊球(扣球後手隨球過網不算)
  11. 後排球員犯規(例:球員的位置錯誤、後排球員攔網或攻擊等)

以下是自由球員的一些特點及限制:

穿著與隊友明顯不同的服裝

不計算入整隊每局6人次的替補限制內

祇能換入場成為後排球員

不可以發球

不能作任何攻擊(即使作後排攻擊亦屬違規)

 

跳至網頁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