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感謝 / 楊梅高中美術教育的傳承史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楊梅高中在地方教育上佔有重要位,由初、高中合一,到矗立堅守在梅岡新校區。本校歷年來造就許多不同行業的人才,對於美術人才的培育尤顯突出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舊址高中,因張芳杰校長,注重六並行的方針,又有美術老師曾現澄先生的熱心輔導,犧牲奉獻,當時各班學生對於上美術課極有興趣,曾老師在課餘時間及假日,親自帶隊四處寫生,這種學風是其它學校所沒有的。後來感動了校長,學校特為美術課成立美術教室,牆上掛滿歷學長的優秀作品,學生們彼此觀摩學習,由此產生風氣,在全縣、全省學生美術比賽中經常獲獎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當時傑出的人才,有在中央印製廠鈔票的明偉,現在畫界有名的蔡如恭,開設畫廊的劉煥獻、專業畫家及美術系教授謝孝德、雕塑家及教授何恆雄、國畫家易彬文,其他畫家有姜仁怡、吳文正、沈秀成、王忠正、鄧伯川、吳文權、黃嫣容、鄭淑玄、沈逢光、李榮光……等。些美術家對教育及文化,都有不凡的成就與貢獻。    這一群藝術的工作者,都在楊梅高美術老師的指導下,分別考上藝術專科及大學美術系。因有校長大力提倡,與老師的熱心指導,許多貧寒的子弟得到破例的資助。以我為例: 

    當我初中二年級時,因家境不允許續升學,在中途輟學的時候,得到老師的關懷,曾老師親自到新屋家中,做家庭訪問。他向我的伯父、伯母,及我的父母保證,家裡不必負擔任何食宿費與學費。最後帶我到楊梅中學,寄居在老師的宿舍。使我成為老師家中的一份子,直到初中畢業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來我個人的意願是初中畢業後,去考師範學校,可以免除食宿費及學費,畢業後可當美術老師,服務小學。然而校方及老師覺得,我念師範學校美術科實在可惜,應該繼續直升楊梅高中,再上大學美術系,此時又有經費負擔問題,於是張校長設法解決我的升學問題,將學校樓梯間的倉庫給我居住。接洽軍營部隊長,讓我跟伙伕一起搭伙,費用由學校設法支付,如此三年,以第一志願考上師範大學美術系,創造了梅中奇蹟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我進入大學後,經常回楊梅中學拜恩師及學弟、學妹。也利用暇餘時間,學弟、妹們共同研究,幫助老師指導美術課。到了下屆畢業生,考取大專院校美術科系的更多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這種屆屆相傳的美術風氣,延綿斷,各屆校長都重視這種傳統,美術老師代代相傳,到了戴武光老師接任後,成績輝煌,因戴老師多才多藝,無論國畫或是西畫都有優秀才華,自從戴老師任教楊梅高中後,人才輩出,如執教於大學的盧廷清教授、李達皓教授、趙文雄教授、蕭麗綾、高國堂、張瑞蓉、傅清亮、葉金……等等名畫家,年輕輩有甚多出自梅高的藝術家,他們都是梅岡的奇才。這些優秀人才散布在各地小學、中學、大學,他們在美術教育界佔有重要地位。這種貢獻,促使新時代的國民增長文化氣質,美感的修養感染了梅高的學生之外,更深遠的影響社會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新時代的變遷,人的內涵也跟著變化,人心的安定及急躁感,需要真善美的撫慰,愛美的心靈,可使社會祥和,提高生活品質,使人類生活的空間增加美感,這股潛在的默化,其力量是無比的龐大。 

          楊梅高中美術教育的成功,全賴長的重視,老師的愛心,犧牲奉獻,由此代代相傳,已形成梅高即是藝術的搖籃,梅高即是藝術之校。我們期待更多的社會人士,投入培養學子的行列,效仿梅高風氣,藉此培植更多更多的藝術人才,傳承藝術之校的傳統,為梅高打造新的高標,發揚「梅岡精神」,永續貢獻國家。盼望未來的大藝術家,代代出自楊梅高中,楊梅高中即是新藝術家的故鄉。

 

 

 

消息公佈欄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跳至網頁頂部